无人机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高科技领域,涵盖了研发、制造、应用、管理和各项服务等多个方面。近年来,位于北关区的安阳无人机产业园迅速崛起,形成了包括无人机生产制造基地、人才培训基地、产业发展中心、无人机飞行中心和检验检测中心在内的“两基地三中心”格局,实现了初步的产业集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安阳中原无人机检验检测中心于2018年12月17日获得了官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CMA认证。
1月10日,在安阳无人机产业园的安阳中原无人机检验检测中心,从事农业植保无人机生产的杨元超正在配合工作人员对一架已售出的无人机进行可靠性检测。他提到,农业植保作业对无人机的载荷、续航能力和稳定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在产品上市前进行全面检测至关重要。
杨元超表示:“过去我们是在其他检测中心进行检测的,但后来客户明确要求,我们的产品必须由具备专业资质的植保无人机检测机构来进行检测。所以现在我们在这里进行检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销售顺利。”
2018年12月17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安阳中原无人机检验检测中心颁发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使其成为全省首家获得无人机检测资质的机构。目前,该中心拥有17名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名博士后、2名硕士研究生和14名本科生。此外,中心还配备了多个检测室,并引入了激光测距仪、功率分析仪、激光粒谱仪等高端精密设备。
郭俊峰,安阳中原无人机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介绍道:“我们主要为植保无人机提供服务,能够检测47项参数,重点评估其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和抗风性能。例如,我们会核实无人机的基本重量、尺寸以及相关标准信息。我们始终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经过检测的无人机能够在田间地头安全高效地运行。”
据了解,2016年,北关区政府利用当地国家体育总局航空运动学校和安阳全丰航空植保公司的产业优势,委托中航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了一个占地1000亩的安阳无人机产业园。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目前,园区已经形成了包括无人机零部件、发动机、飞控系统、零部件加工、农药研发生产以及飞手培训、飞防服务、检验检测、试飞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周宇峰,安阳无人机产业园的一名培训教员,表示:“特别是2018年底我们搬进无人机大厦后,学习和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招生人数也大幅增加。预计未来一年内,我们将新增2000名飞手的培训名额。”
截至当前,安阳无人机产业园已吸引15家企业入驻,累计销售无人机6200架、飞控系统6000套,培训飞手2万余人,实现飞防作业面积达2200万亩,总产值达到10.3亿元,为北关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王剑波,北关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依托‘两基地三中心’的基础,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计划建设无人机零件测试风洞、无人机展示中心以及标准化厂房。在招商引资方面,我们将持续坚持产业集聚发展的理念,通过产业链招商和以商招商的方式,加快企业入驻速度。在企业服务方面,我们将从企业入驻到发展全程提供支持,力争培育出一到两家在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无人机企业,为未来的无人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