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测绘无人机将来向何方?

图灵汇官网

随着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工业级无人机行业的兴起,民用无人机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目前,民用无人机已在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管道巡检、地理测绘、海洋监测、应急通信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前景广阔。

近年来,地理测绘成为无人机应用领域中的一颗新星。利用无人机,不仅可以进行地理信息测绘,还可以开展建筑、农业、城市等方面的测绘作业,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此前,在保护和修复长城的过程中,中国文物部门曾联合英特尔公司,采用无人机进行测绘工作。

因此,作为民用无人机的重要细分市场,测绘无人机的发展迅速,其核心技术不断升级,搭载的专业测绘设备日益精进,整体性能显著提升,市场规模也在稳步扩大。测绘无人机的广泛应用显示出其多方面的优势,赢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

助力传统测绘作业变革

长期以来,测绘作业一直被视为一项繁重且艰苦的工作。在传统测绘模式下,工作人员需要携带专业设备长时间工作,无论是跋山涉水还是穿梭于城市之间,都面临高强度、高成本和低效率的问题。此外,恶劣天气也可能严重影响测绘工作的进展,同时测绘人员还可能面临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应对传统测绘面临的挑战,推动测绘作业实现革新,推广测绘无人机的应用至关重要。无人机具备便携、灵活、高效和抗环境影响等优点,能够大幅提高测绘作业效率,降低成本,并保障测绘人员的安全。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测绘无人机的应用正在逐步规范化,规模化商用已拉开帷幕。然而,市场上产品在功能、性价比和稳定性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应持续强化核心技术研发,优化实际应用效果,探索新的应用场景,以增强市场信心。

融合信息技术助力新增长

如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加深。随着大数据价值的凸显,数据采集变得尤为重要,而人工智能技术和先进的采集平台成为关键因素。很明显,作为新兴科技产品和技术成熟的工具,利用无人机进行数据采集是一个优选方案。

实际上,无人机是数据采集的理想工具。凭借飞行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特点,无人机可以快速收集大量视频和图像数据,并实时传输到后方,数据采集的优势显而易见。不仅如此,无人机采集的数据在经过分析处理后,还能被二次利用,创造更大的价值。

例如,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一些投保农户可以获得保险理赔,但需要保险公司进行农业保险评估。过去,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往往由农户自行上报损失情况,这些数据缺乏客观性和准确性。而借助无人机进行灾区农业测绘,则能获得更加精确的数据。因此,“无人机+AI”和“无人机+大数据”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无人机测绘不能随意

随着民用无人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及市场保有量的持续增加,无人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既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也引发了一些安全隐患。近年来,无人机干扰航班、伤人、偷拍,甚至非法运送物品进入监狱等事件频发。因此,为了确保公共安全和航空安全,无人机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根据最新修订的测绘法,用于测绘的无人机有着明确的法律界定。在测绘法第五章中,明确提出实行准入制度,其中包括资质管理和审批流程。用于测绘的无人机管理有着严格的准入机制。

此外,测绘无人机在执行任务前,必须获得相关资质和飞行许可。在起飞前,需要向测绘主管部门和空管部门报告并申请批准,提交详细的飞行计划。如果没有取得相应的资质,擅自进行测绘活动则属于非法行为,将受到执法部门的处罚。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大话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