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激光雷达相对定位的伴随无人机对微型飞行器的协同导航与制导

图灵汇官网

无人机传感技术的创新融合:协同导航策略的探索

引言

在无人机传感技术领域,3D激光雷达(LiDAR)以其卓越的精度和远距离探测能力受到青睐,尤其在光线不足或能见度低的环境中表现突出。然而,其较高的体积、重量及成本限制了其在某些应用领域的广泛部署。与此相对,低成本、体积小巧的视觉摄像头在灵活性和适应性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尽管如此,视觉定位系统在纹理匮乏的环境里容易出现定位误差,且在构建精确地图和规划路径方面的性能不及3D LiDAR。

协同导航策略的提出

为克服单一传感器技术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协同导航策略,旨在整合3D LiDAR和视觉摄像头的优势,为无人机群提供高效、精准的导航与定位服务。该策略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由大型主无人机和小型辅助无人机组成的协作团队。主无人机装备3D激光雷达,通过实时环境感知与SLAM算法实现自主定位;辅助无人机则搭载单目摄像头,借助视觉惯性里程计(VIO)实现自我定位。主无人机通过无线网络向辅助无人机发送定位指令,确保整个无人机集群的高效协同工作。

流程概述

协同导航与制导策略的流程包括环境感知、目标设定、指令传输与闭环控制四个关键环节。主无人机利用LiDAR数据进行自主导航,并负责跟踪辅助无人机的动态。辅助无人机的目标点可通过主无人机上的高级规划算法或人工操作员基于LiDAR数据设定。主无人机向辅助无人机实时发送定位指令,形成闭环控制系统,共同确保辅助无人机的位置准确性。

计算机模拟验证

为了验证此策略的实际可行性和有效性,采用Gazebo机器人模拟器进行了详细的计算机模拟实验。实验环境基于OpenRobotics的Urban 2 Story室内场景构建,模拟了主无人机和辅助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中的导航与定位过程。通过模拟,展示了主无人机如何引导辅助无人机执行特定任务,如直线往返飞行和围绕主无人机完成矩形轨迹飞行。模拟结果证实了协同导航策略在提升无人机集群效率与灵活性方面的显著优势。

结论

本文探讨的协同导航策略成功地将3D LiDAR的高精度与视觉摄像头的灵活性相结合,为无人机群的高效导航与定位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的验证,这一策略展现了在复杂环境下的应用潜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优化,该策略有望在诸如环境监测、应急救援、物流配送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本文来源: 飞思实验室 文章作者: 大话VR
    下一篇

导读:中国联通与中国石化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与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出席签约仪式并见证签约。中国联通副总经理梁宝俊与中国石化副总经理李永林代表双方签署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