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规模农用无人机高效作业

图灵汇官网

【新闻报道】近期,四川省邛崃市前进镇农业观测站实施了大规模无人机农业植保作业,展示出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自动化、规模化与专业化优势,旨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新农业及智慧农业的转型。

现场,30架飞行设备在操作员的指挥下有序启动,按照预定航线匀速前进。过去,农民需背着沉重的农药桶,逐块耕地喷洒,工作既辛苦又耗时。而今,高科技无人机的应用,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农作模式。

【无人机专家文朋介绍】“我们这款无人机载重达10公斤,一次起降即可覆盖10亩农田,相当于20个人工同时作业。以10亩为例,人工一天最多只能处理6-7亩,而无人机则能在6-7分钟内完成同样的工作量。我们自主研发的全自动作业系统,只需将APP下载至手机,通过APP即可实现一键起降。”

【提升效率与保障健康】无人机植保作业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确保了农民的健康安全。其采用人药分离技术,避免了农民接触农药的风险,减少了农药误吸的情况。此外,无人机能够实现从根到叶的全面灌溉,有效提升作物生长质量。

【村民刘师傅的感受】对于当地村民而言,无人机植保既新颖又令人兴奋。村民刘师傅分享道:“以往,喷洒农药需要佩戴口罩以防中毒,但现在,科技的进步使农活变得轻松许多。”

【经济考量与成本效益】无人机植保不仅节省时间与人力,还显著降低了经济负担。相较于传统人力植保,每亩地的费用从数百元降至仅需10元,对于普通农户而言,这一转变极大地减轻了经济压力。

【无人机科技公司黄利斌的评论】“传统人工成本高昂,尤其是针对高端作物,如云南的烟草、普洱茶等,成本可能高达200-300元。相比之下,我们提供的植保无人机服务,每亩地的收费仅为10元,为农户提供了更加经济实惠的选择。”

此报道由吕杨于成都报道。

本文来源: 中国新闻网 文章作者: 慕青青
    下一篇

7月10日,西北油田采油二厂召开无人机巡线现场推进会,安全负责人表扬河南油田采油二厂塔河项目部运用无人机,在汛期及时发现管线穿孔并及时处置,为后期水中刺漏抢险提供了施工经验。要求管理区和各专业化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