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积极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对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进行了全面部署。该方案涵盖基础设施、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消费品以旧换新、循环利用以及保障措施等六个方面,共计23项具体措施。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行动方案》特别关注绿色智能家电和汽车领域。对于汽车以旧换新,最高补贴可达万元。例如,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册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符合工信部规定的新能源汽车,可获得一万元补贴。此外,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的燃油乘用车,可获得七千元补贴。同时,还推出了二手车经销奖励政策,以加速汽车结构优化升级。
本市还将推出绿色智能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目前已开始征集参与企业,计划于5月份实施。根据市商务局负责人介绍,此次补贴将覆盖26类商品,包括一级能效的家庭常用家电,如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以及智能家居产品,如智能沙发、投影设备、垃圾处理器、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等。此外,政府和企业合作提供双重补贴,消费者购买新品时可享受10%的优惠补贴,最高1000元。交售指定旧机时,还能享受额外补贴。金融机构也将提供优惠支付方式,如数字人民币和信用卡支付,并提供消费贷款利率优惠。
在产业发展领域,《行动方案》支持制造业企业实施数字化绿色化改造,鼓励数据中心绿色低碳转型,并推进老旧风电、光伏发电设备更新。例如,市发改委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项目给予银行贷款利率优惠和贴息支持。
到2026年底,本市计划推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实现数字化达标,并推动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标杆建设,再新建100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20家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和示范工厂。
在循环利用领域,《行动方案》提出完善废旧产品和设备回收网络,促进二手商品流通交易,并支持建设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例如,怀柔区正在建设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设计年处理能力达20万吨。
市城管委表示,将打造方便市民交投的回收网络,建立可回收物交投点、中转站、再生资源分拣中心三级体系,并支持家电家具销售企业推行“以旧换新”模式,建立完善的逆向回收网络体系。目前,已有150个街道(乡镇)开展试点,各区明确24家企业承担辖区低值可回收物托底回收服务。
在基础设施领域,《行动方案》提出分批分类实施轨道交通、水电气热等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持续推广高安全、智能化设备和软件,提升基础设施的安全智能和绿色低碳水平。例如,计划在2024年完成700公里老旧供热管网改造,提高系统安全管理水平。同时,将继续推进城市热网智能化改造,计划在2024年完成3000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实现精准供热。
此外,本市还将加速环卫作业车辆的提档升级。目前,全市共有1.1万辆环卫作业车辆,主要分为道路清扫保洁车辆和生活垃圾运输车辆两类。通过加速更新,预计到2024年底,新能源车辆的比例将达到40%。
在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务领域,《行动方案》提出按照“多杆合一、多感合一”的标准,统筹推进路侧杆体、感知设备、信号灯、路灯等集成整合升级。推动住宅老旧电梯更新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并推进高校、职业院校更新先进教学及科研设备,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和病房改造提升。
市城管委表示,正在积极开展“多杆合一”治理试点,目前已完成崇雍大街、CBD区域、中关村西区等41条道路的治理工作,杆体数量由6547根减至3175根,减杆率达到52%。2024年,计划对西单北大街、朝阳门南北小街、望京区域、上地产业基地、丰台火车站周边等35条道路的4338根杆体进行“多杆合一”治理。
以上内容由北京市相关部门负责落实和执行,旨在推动北京市的设备更新和消费升级,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