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2000亿元,从产品供应到市场需求的生态系统将日益丰富。智能家居专卖店作为本地化覆盖C端和小B端的销售渠道,成为智能家居销售和服务的重要力量。众多知名品牌纷纷开设自己的专卖店,数量从几十家到上千家不等。然而,由于进入专卖店体系的合作方来源多样,有些原本从事家居装饰、IT服务甚至贸易服务,因此缺乏智能家居行业的从业背景和技术实力。这意味着这种渠道体系可能会迅速出现优胜劣汰的现象,智能家居专卖店需要努力寻找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从经营角度来看,坪效(每平方米的营业额)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坪效是指每平方米营业面积每天创造的销售额。它是衡量超市或百货商店运营状况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坪效概念是指每平方米营业面积上产生的营业额。例如,沃尔玛社区店虽然只有600多平方米,却涵盖了4000-5000个品类,其门店平均坪效是中国超市平均坪效的两倍以上。同样,瑞幸咖啡以其更高的坪效和人效闻名,店铺面积仅为星巴克的20%-50%,员工数量也较少,从而大幅降低了租金和人力成本,实现了薄利多销。
尽管早期的智能家居体验店和专卖店主要任务是推广智能家居理念和品牌,但对于加盟的专卖店而言,首要目标是实现销售规模。因此,坪效成为判断其运营效果的有效手段。对于立足线下展示和销售的智能家居专卖店,最大的成本支出是店面装修和租金,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最大效益是关键。因此,店面大小并非越大越好,而是要在大气与实用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符合品牌统一风格的要求,也要考虑自身可承受的成本。
智能家居专卖店不仅限于那些拥有品牌授权的店铺。实际上,还有两种其他类型的专卖店值得关注。一种是拥有自有本地化服务品牌的专卖店,这些品牌虽然也获得了智能家居授权,但其对外的服务品牌是自己创建的,而不是依赖单一厂商的品牌。这类专卖店更适合那些在本地已经建立了较高知名度的渠道商,特别是那些跨界进入智能家居领域的渠道商,如装修、家居和IT服务提供商。另一种是平台型专卖店,它们被授权使用智能家居服务平台的品牌,可以销售和安装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系统。例如,千家智客的“智客帮”智能家居安装服务体系。
智能家居专卖店经常面临技术工程师不足导致的售前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专业的智能家居SaaS工具来解决,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例如,报价优选这样的工具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设计方案和报价工作,同时提供多种品牌选择和价格对比。遇到复杂项目时,还可以参考现有的案例库,快速生成报价方案。这种工具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直接获取从智能家居厂商采购产品的资格,从而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
智能家居专卖店在交付成本方面也面临挑战。一旦签下全屋智能家居订单,如何找到可靠且成本可控的安装团队变得至关重要。许多智能家居代理商尽管销售额可观,但最终仍可能亏损,原因之一就是技术力量薄弱导致的安装质量问题和周期过长。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寻找可靠的第三方安装维保服务,例如安装优选这样的平台。
借助品牌厂商和SaaS工具的支持,智能家居专卖店可以实现标准化运营,再结合本地化实施。此外,通过建立区域市场或细分市场的社交网络,采用私域流量和直播带货等社交化销售方式,结合标准化平台的技术支持,智能家居专卖店有望实现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