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爆发式发展引专利战升级,企业应如何迎战?

图灵汇官网

近年来,随着小米、腾讯、360、乐视等互联网公司的加入,以及万科、银城、仁恒、正荣、金地、华远、华润、方兴等房地产企业的积极响应,智能家居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智能家居领域的专利纠纷也日益增多。

智能家居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家用电器的电子化,家庭环境逐渐变得更加智能和便捷。当前,智能家居主要依托住宅平台,结合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和设备自动化等多种技术,提供高效、舒适、安全、便利且环保的生活环境。

智能家居技术历经30多年的发展,从1983年的首批专利申请至今,该领域的专利数量经历了缓慢增长至快速增长的过程。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互联网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智能家居专利申请量显著增加。尽管目前智能家居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将使其变得更加智能化。

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家电企业的专利纠纷也愈演愈烈。早期,家电企业更多依赖低价竞争和粗放管理,但现在它们必须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国外企业已经熟练掌握了利用专利战来打击竞争对手的手段,而国内企业也开始意识到专利战的重要性,它不仅能为企业争取更多市场机会,还能促进自身产品的快速推广。

近几年,国内外的家电企业频繁卷入专利纠纷。例如,格力与美的之间的空调专利争夺战,甚至延伸到了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的现场。此外,美国的iRobot公司针对全球11家企业的扫地机器人专利提起“337调查”,其中涉及3家中国企业。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企业应增强专利意识,及时申请专利,避免被他人抢先。除了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同样重要。其次,企业需保存好能证明竞争对手获利情况的财务资料,以便在必要时能够提供有力证据。此外,资源有限的企业应集中力量于核心技术的研发,以实现最大的创新效益,并充分利用专利资源,使其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

另外,由于智能家居涉及多个组件间的通信,企业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整合标准化技术,这往往涉及大量专利。因此,物联网企业应当尽早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工作,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预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