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猫眼研究院发布了《2024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报告,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这份报告聚焦于票房成绩、观影人群特征、影片类型以及宣传趋势等方面。
统计显示,202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425.02亿元,观影人数超过10亿。值得注意的是,有7部新片的票房超过了10亿元,相比往年数量有所减少。这种情况反映出市场中缺少能大幅带动票房的头部作品。总体而言,去年的电影市场表现复杂,一方面优质内容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多样化尝试的趋势,市场依然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
研究发现,年轻观众和较少进影院的人群是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要增长来源。然而,在一些关键档期,头部影片的吸引力减弱,使得这部分观众的热情有所降低。与此同时,影院观众的平均年龄已经连续四年呈上升趋势,只有少数几部电影,比如《默杀》和《异形:夺命舰》,成功吸引了较为年轻的观众群体。随着三四线城市的电影市场逐渐成熟以及影院运营趋于稳定,针对特定目标群体开展精准营销变得愈发关键。未来,电影制作需更注重吸引年轻观众和低频观影者,助力整体票房提升。
2024年的票房排行榜前五名影片都包含喜剧成分,且票房均超20亿元。例如,《热辣滚烫》在春节档上映后,其抖音话题播放量连续五天突破20亿,热度指数平均值超过3.8亿,累计播放量达190亿以上,多项数据创下新纪录。尽管特效技术对吸引观众有一定作用,但讲述精彩故事和提供高品质内容依旧是高成本电影的核心竞争力。
报告还提到,2024年电影市场出现了一些亮点。女性题材电影受到极大关注,《热辣滚烫》《好东西》《出走的决心》等作品实现了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犯罪类电影凭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讨论价值,如《默杀》,在暑期档脱颖而出。此外,惊悚片的表现超出预期,年轻男性成为主要观影群体。国产惊悚片《鸳鸯楼·惊魂》借助长时间的恐怖氛围推广,上映三周后周末票房持续上涨。纪录片和音乐题材电影同样表现亮眼,吸引了更多女性观众。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电影行业需要创新的类型元素和更能满足观众精神需求的故事来吸引更多年轻人,促进票房增长。从创作者角度来看,2024年的国产新片多由80后导演和演员主导。要实现年轻化转型,电影市场需要更多年轻创作者,尤其是女性创作者的参与。
此外,公众对电影营销的参与度有所提升。据统计,2024年抖音平台上关于电影的内容互动显著增加,全年有超过478万用户发布相关视频,比2023年增长56%;视频总播放量超过698亿次,同比增长372%;分享次数超过1.58亿次,同比增长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