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在《2023-2024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蓝皮书》的发布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专家蒲松涛详细介绍了《2023-2024年中国未来产业发展蓝皮书》的内容。
蒲松涛认为,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处于快速进步中。借助大模型技术的应用,这类机器人有望成为具备综合智能的关键载体。预计未来一年,人形机器人产业会有重大进展,甚至可能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同时,其在制造业中的实际应用将率先开始商业化尝试。
蒲松涛还提到,通用人工智能领域未来会有三个主要发展方向: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程楠则分享了《2023-2024年中国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蓝皮书》的内容。她提到,目前中国正加快构建核心技术的应急研发体系,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核心地位,并推动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
不过,程楠也指出,中国的创新能力仍需提升,促进科研与产业结合的机制有待优化,产业技术基础的支持能力也需要增强。
谈及未来几年哪些新兴技术和产业可能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动力时,程楠表示,制造业始终是中国经济的核心支柱,但产业的多样化同样至关重要。虽然传统产业依然占主导,但新兴产业的增长势头更为强劲。
她举例说,像电力和交通这样的领域,哪怕效率只提升1%,也会带来显著的市场价值。因此,除了继续提升传统产业的效率,还需在一些关键的新兴和未来产业领域提前布局,特别是在某些核心赛道上。
通过这些举措,中国有望在未来几年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以及产业的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