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真打算造人形机器人?重组四年前解散团队

图灵汇官网

过去一年里,OpenAI再次对机器人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这并非偶然,因为这家机构已经投资了不少初创公司,这些公司专注于为像Figure和Physical Intelligence这样的机器人企业提供软硬件支持。同时,OpenAI也重建了四年前解散的内部机器人软件团队。

现在看来,OpenAI似乎打算把这种兴趣推向更高层次。有消息显示,该公司近期正在考虑打造一款人形机器人。这种机器人通常具备双臂双腿,与仓库或工厂中常见的单臂机器人完全不同。后者主要负责重复性任务,而人形机器人则能更轻松地完成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开发者认为,相比需要改造环境以适应新机器人的方案,人形机器人更具灵活性。

尽管如此,OpenAI现阶段的核心重点仍是推理模型这类关键技术,这些模型有助于自动完成软件开发和数据分析等多种任务。这一举措显示出OpenAI的目标正在扩展,它已涉足多个领域,包括搜索引擎、浏览器、服务器芯片以及数据中心规划。一些专家认为,随着需求增加,开发人形机器人将是迟早的事。埃隆·马斯克甚至提到,此类产品的潜在市场规模可能达到上万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的兴趣或许会与它投资的两家人形机器人技术初创公司Figure和1X Technologies产生直接竞争。今年初,OpenAI宣布与Figure合作,为其机器人配备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之后,Figure展示了多项新功能,比如顺畅地与人类互动,这离不开OpenAI的帮助。

与此同时,OpenAI的产品也在与自身客户和伙伴形成竞争。例如,2022年11月,OpenAI推出了ChatGPT,这让竞争对手Jasper措手不及。随后,OpenAI推出自家搜索引擎,与客户Perplexity展开竞争;而其编码工具Canvas则与另一家客户Cursor直接交锋。

要让这款人形机器人正常运作,研究人员还需攻克不少技术难关。比如,如何在陌生环境中实现自主导航?又该如何应对突发状况,例如机器人正在叠衣服时,突然被扔来一件衣服而不知所措?大型语言模型在这里至关重要,它们不仅能让机器人与人类高效沟通,还能赋予机器人理解世界及其各部分间关系的基础认知。

此外,多模态模型——既能理解又能生成文本、图像和音频的模型——也能帮助机器人“看”清并更好理解环境。从生成式人工智能中借鉴的技术,例如用于图像生成的扩散算法,还能助力机器人克服物理障碍,比如撞墙的问题。

然而,OpenAI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抱负也迫使它更加依赖中国市场。正如在电动车行业一样,中国在全球机器人供应链和生产环节占据重要地位。不过,与中国加深合作可能受到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政策的影响。因此,为了争取新一届政府的支持,OpenAI不断强调在美国建设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设施的重要性,力求保持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地位。

本文来源: 互联网 文章作者:
    下一篇

导读:机器之心发布机器之心编辑部近期开源的 Deepseek V3,让国产 MoE 大模型在全球圈粉无数,一跃成为中国 AI 圈的顶流担当。而作为中国具身智能的领军企业,智元也在2024年底放了个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