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一个赛道“起飞”,智能机器人火了

图灵汇官网

机器人应用大爆发

2023年12月29日,中国的人形机器人领军企业优必选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为2024年的机器人市场带来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进入2024年,机器人板块在股市上表现异常活跃,多家机器人相关企业的股票涨停,其中宁波的思进智能尤为突出。

数据显示,在2023年12月29日至2024年1月10日期间,思进智能连续拉出6个涨停板,股价从12.26元/股上涨至21.29元/股,几乎翻倍。1月10日,思进智能发布了风险提示公告,表示公司基本面并未发生重大变化,也没有应披露的重大信息。公告中还特别提到,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是多工位高速自动冷成形装备,主要用于金属零件的制造。

实际上,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仍处于商业化初期阶段,大部分零部件供应商的技术、性能及成本尚未达到量产水平。众多机器人概念股的上涨与智能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2024年初,多个研发成果相继发布,显示出产业进展迅速。

例如,1月3日,谷歌DeepMind团队与斯坦福大学华人团队联合开发的通用机器人“Mobile ALOHA”展示了多项家务技能,如炒菜、清理桌面、洗盘子等。该机器人的系统成本仅为约3.2万美元,远低于已发布的其他机器人,如特斯拉的擎天柱机器人,其成本约为4.14万美元。

1月5日,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布了脑控四足机器人“Ddog”的研发成果。这款机器人可以通过脑机接口和可穿戴设备控制,旨在帮助脑瘫患者等特殊人群。1月8日,另一家美国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发布了其智能人形机器人冲咖啡的技能演示视频。

种种新项目的亮相,使得人们更加期待人形机器人未来的发展前景。在国内市场同样火热,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机器人初创企业表示,计划在第一季度发布其首款产品,预计2024年市场热度将持续上升。

人形机器人或将迎来量产元年

虽然消费者对智能机器人取得的进展感到兴奋,但也应认识到,机器人产业链较长,从实验室走向市场需要较长的时间。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核心零部件、中游的机器人本体制造以及下游的应用领域。

即便如此,资本对人形机器人的热情并非毫无依据。银河证券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多模态大模型的发展将显著提升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加快其产业化进程,2024年有望成为量产元年。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智能机器人一直是大模型技术的重要落地领域。

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EX机器人的总裁李博阳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随着大模型能力不断提升,其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图像生成、文本生成等领域展现出更多人性化特征,人类形态将成为最终的承载形式。

从商业角度来看,在多方利好因素的推动下,市场参与者有望实现更多的商业化成果。一位资深机器人行业从业者分析称,虽然人形机器人短期内难以大规模普及,但如果能在关节、算法等方面实现突破,就能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其他领域,从而形成商业闭环。

回顾过去二十多年,从新技术的密集亮相到股市的繁荣,曾经看似遥远的梦想正逐渐变为现实。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陈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