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首个标准化收费车道发卡机器人近日在郑少高速郑州西南收费站投入使用。该发卡机器人采用了双工位自助伸缩设计,结合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等多种先进技术,能够实现包括ETC识别、可视对讲、自动发卡、坏卡自动回收、按键求助、特情远程处理以及扫码支付等功能。
当车辆进入郑州西南站的收费感应区时,发卡机器人会显示出车辆的相关信息。对于已经安装了ETC的车辆,可以直接抬杆放行;而对于没有安装ETC的车辆,发卡机器人会自动识别并发放通行卡。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只需5秒钟即可完成发卡操作,达到了一条收费车道只需一个发卡机器人和一个栏杆就能完成所有业务的目标。
此外,郑少高速还推出了“远程值守云客服”系统。通过智能语音客服和视频智能化引导来处理特殊情况,实现了对收费车道的远程管理和集中控制,打破了传统的收费模式,使每辆车平均节省2到3秒的时间,从而实现了“无人化、快速通行”的目标。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多个地区都在逐步推广高速公路收费的“无人化”。例如,今年5月,山东省推出了首个人形智能车道收费机器人,在青岛东收费站投入使用。在此之前,佛山高速公路和株洲高速公路等地也已成功实施了智能收费机器人的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