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不止有一个宇宙?机器人能够有自主思索才能?7位全球顶级迷信家揭开未解之谜

图灵汇官网

也许不止一个宇宙,人类的未来、世界的未来以及宇宙的未来将如何演变,这些问题一直令人着迷。11月3日,7位全球顶尖科学家在2019腾讯科学WE大会上,分享了物理、生命科学、地质科学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从微观世界到浩瀚宇宙,这七位科学家探索了生命的奥秘。

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天机芯”问世

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施路平致力于融合人脑和电脑思维,推动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他的团队研发出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天机芯”,实现了中国在芯片和人工智能领域《自然》论文零的突破。

施路平表示,发展类脑计算和通用人工智能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科学和技术本身,而是学科分布导致缺乏合适的研究人才,因此跨学科合作尤为重要。人脑和电脑系统虽然原理不同,但在实践中是互补的。借鉴脑科学的基本原理改造现有计算机系统,发展类脑计算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是计算的基础。

“当今社会充满贸易纠纷,国家、民族和个人之间的矛盾频发。当我们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升时,精神生活却没有同步发展。在这个智能时代,发展类脑计算为我们提供了向内审视内心的机会。”

可能存在多个宇宙

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和数学系教授Brian Greene,被誉为世界上解释深奥理论最擅长的人之一,他在会上介绍了弦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多重宇宙的可能性。“也许我们的宇宙并不是唯一,而是众多宇宙中的一个。”

Brian Greene通过三个故事阐述了多重宇宙存在的可能性,引发人们对宇宙本质的思考。

成功测量“幽灵粒子”的振荡模式

高能物理界的领军人物、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致力于研究宇宙中最神秘的中微子。中微子是唯一已知质量未知的粒子,极其难以捕捉和探测,因此被称为“幽灵粒子”。

王贻芳团队成功测量了中微子的振荡模式,为揭开宇宙起源之谜开辟了新途径。他说:“大型科学设备实际上是最先进的技术发展的催化剂。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合作能够显著提升技术水平。”

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消灭癌细胞

权威癌症免疫学家Carl June,因开创CAR-T疗法而闻名,该疗法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消灭癌细胞,并已在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肿瘤治疗的临床试验中取得成功。

Carl June介绍了CAR-T疗法的最新进展,表示:“面对高昂的癌症治疗费用,我们需要找到新的方法来治愈患者。CAR-T细胞可以在人体内存活多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细胞和基因治疗方法。CAR-T细胞在人体内的半衰期约为70年。”

粒子机器人未来可能具备自主思考能力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创意机器实验室的Hod Lipson开发了一种自我建模的仿生群体“粒子机器人”,未来这些机器人可能会具备创造性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Hod Lipson强调:“一个真正的粒子机器人可能由成千上万个粒子组成,即使其中20%的粒子失效,它仍能正常运行。我们认为其带来的好处远大于潜在的风险。”

揭示地球生命的起源之谜

加州理工学院教授Jennifer Jackson领导的研究团队发明了“地震层析成像法”技术,能够像X光片一样透视地球内部结构,帮助人们深入研究地心高密度巨型异物,即地心“肿块”。

Jennifer Jackson表示:“即便是小‘肿块’,在塑造地表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我们能够获得地球外部的高清图像,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些‘肿块’对行星宜居性的影响。”

遗传对人类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低

遗传学比我们预想的要复杂得多,但对人类命运的影响却比我们想象的要小得多。

《自然》杂志总编辑、遗传学家Magdalena Skipper,作为杂志创刊150年来首位担任该职位的女性,也是首位具有生命科学学术背景的总编辑,在本次会议上介绍了过去200年人类在遗传学研究上的重大突破:“遗传学比我们预想的要复杂得多,但对人类命运的影响却比我们想象的要小得多。”

以上内容源自新浪财经、腾讯科技等媒体报道,由张越、师毅编辑,付新制作。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康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