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国外媒体报道,俄罗斯一家初创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ROBO-C的机器人,用户可以选择任何人的面容进行复制。这款机器人具备多种功能,适用于机场、银行、博物馆等公共场所,能够回答问题并处理付款事宜。此外,家用版ROBO-C还能提供陪伴、阅读新闻以及操作智能设备等功能。
ROBO-C拥有一套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包括超过10万个语音模块和18个面部运动部件,赋予了它36种自由度,使其能够展现超过600种微妙的表情变化。它的颈部和躯干也具备三个自由角度,提供了广泛的上半身活动范围。
该机器人的售价预计在2万至5万美元之间。截至目前,已有四台机器人完成生产,其中一台被提供给政府服务中心用于处理护照等事务;另一台则模仿爱因斯坦的形象,在机器人展览中发挥作用;其余两台则由中东家庭订购,用来模仿家中父母的模样。
值得一提的是,上个月,该公司与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彼尔姆工程工业论坛上达成合作,计划共同为中国医院开发服务机器人,其中包括这款高度仿真的人形机器人ROBO-C。
根据日本机器人学家森正弘的研究,高度逼真的机器人能够减轻人们对人形机器人的恐惧感。公司董事长卢扎科夫表示,现在任何人都可以根据需要定制具有特定面容的机器人,应用于商业或私人场景,这将为服务业、教育及娱乐行业带来巨大商机。
“试想一下,一个像迈克尔·乔丹那样的复制品在销售篮球装备,或者一个像威廉·莎士比亚那样的复制品在博物馆中朗诵自己的作品,这将是多么有趣的事情。”
声明指出,这种机器人有助于消除人机交互障碍,替代大量公共场合的工作任务,包括在机场、银行、博物馆等地回答问题并处理付款事宜。家庭版本同样能提供陪伴、阅读新闻以及操作智能设备等服务。
尽管如此,该机器人目前还不能行走,头部和躯干的动作也相对有限,电池续航时间约为8小时。据透露,目前已经有四份订单:一份来自政府机构,一份将被制作成爱因斯坦形象用于展览,另外两份则被一个中东家庭购买,用以模仿他们的父母形象迎接客人。
这款机器人有望进入中国市场。上个月初,该公司与中国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计划在中国开发服务机器人。
根据日本机器人学家森正弘的研究,尽可能真实地模拟人类外观的机器人能够减少人们使用人形机器人的恐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