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助力“共享充电”

图灵汇官网

改写版本

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枫荟雅苑小区地下停车场,一项创新的“共享充电”系统正被广泛赞誉。这一系统不仅为居民带来了便捷,也为社会资源的优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实施与反响

现场展示,一条长达60米的银白色导轨贯穿了该区域44个车位,搭载着一台精巧的机器人在导轨上穿梭。每个车位上方均预设了电源插座。车主只需通过微信小程序输入停车位编号,便能远程操控机器人,后者将空闲充电枪送至电动汽车后方,完成充电过程。这一高效便捷的操作赢得了小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技术与设计

国家电网苏州供电公司的市场营销部主任吕斌指出,面对新能源汽车的迅速普及,充电桩供需矛盾日益凸显。苏州供电公司为此创新推出了一种全新的全电共享电动汽车充电模式。该系统将充电设施从地面移至头顶,通过在车库顶部铺设轨道,结合电源插座、充电枪与移动机器人三部分构成,采用机器人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及调度算法,实现了充电枪精准移动至指定车位,有效提升了充电效率,实现了从寻找充电桩到充电桩主动寻找车辆的转变,显著提高了充电桩的使用率。

市场应用与效益

苏州苏能集团副总张政介绍,该系统在枫荟雅苑的成功实施,标志着苏州供电公司对全电共享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市场的深度挖掘与业务拓展。通过引入“全电共享”理念,该系统不仅简化了居民充电流程,还实现了车位与充电桩的自动化共享,有效缓解了居民区因用电容量限制、电力接入困难及充电桩利用率低下等问题。

社会资源的节约

张政进一步解释道,通过“共享”充电模式,一个防火分区只需配置一台机器人,即可满足整个区域内所有车位的充电需求。与传统模式相比,此系统在相同的车桩比下,覆盖范围更广,且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有效减少了充电设施的投入成本,同时也节约了社会资源。

系统优势与未来规划

相较于传统充电桩建设,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简化了施工流程,运营商或物业管理部门统一负责运维,保障了充电过程的安全与可靠性。苏州供电公司计划进一步推广这一系统至更多老旧社区、公共商场等场景,以科技之力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结语

枫荟雅苑的这一创新尝试,不仅展示了科技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的巨大潜力,也为未来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的优化提供了宝贵经验。苏州供电公司正积极布局,通过技术创新与应用,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构建绿色、智能的城市交通体系贡献力量。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白雪
    下一篇

为全面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提升智能机器人产业质量标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近日,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会员大会暨福田机器人产业招商推介大会在福田区举行。会上,第一批机器人行业深圳标准认证产品目录正式发布并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