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预计苹果 iPhone 手机第三季度产量为 5000 万台,iPhone 17 有望 8 月出货

图灵汇官网

首先,我分析了原文的核心信息和关键数据:

  1. 核心事实:摩根士丹利预测苹果第三季度iPhone产量为5000万台,较第二季度增长近8%,但同比减少7%。
  2. 关键数据
    • 第二季度iPhone销量为4650万台,环比下降7%,同比增长19%。
    • 第三季度iPad产量预计为1400万台,环比下降3%,同比下降10%。
    • iPhone 17系列可能在8月开始组装出货。
  3. 供应链评级:台积电、鸿海等被给予“优于大盘”评级,其中台积电列为“首选”。
  4. 背景信息:第二季度销量下降部分原因是提前采购以应对关税政策。

接下来,我考虑如何重新组织这些信息,确保内容自然流畅且具有原创性。以下是几种可能的写作方向:


方案一:聚焦市场趋势与产业链影响

苹果手机生产节奏正逐步回归常态。据最新行业分析显示,苹果公司今年第三季度将交付约5000万部新机型,这一数字相较第二季度略有提升,但相较于去年同期仍出现小幅下滑。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季度销量达到4650万台,尽管环比下降7%,但同比仍保持19%的增长势头,这主要得益于前期市场对关税政策的预期而提前下单。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苹果供应商表现亮眼。台积电、鸿海等企业因稳定供货能力获得机构认可,其中台积电被列为优先投资标的,目标股价设定在1288元新台币左右。此外,随着iPhone 17系列的生产准备就绪,预计8月将进入正式组装阶段,标志着新一代产品即将面世。

在平板电脑领域,苹果同样面临市场调整。分析师预计,第三季度iPad产量约为1400万台,相比前一季度下降3%,较去年同期也出现10%的降幅。不过,高校促销活动及返校季需求仍为现有型号提供一定支撑。


方案二:强调供应链动态与市场预期

近期发布的行业报告指出,苹果公司在第三季度计划推出约5000万部新机型,这一数量虽低于去年同期,但仍高于第二季度的4650万台。数据显示,第二季度销量环比下滑7%,但同比增长19%,反映出市场需求并未明显萎缩,而是受到关税政策提前释放的影响。

对于供应链而言,苹果的订单量稳定为关键厂商带来信心。包括台积电、鸿海在内的多家企业被机构评为“优于大盘”,其中台积电更是被列为首选股,目标价设定在1288元新台币。与此同时,iPhone 17系列的量产准备工作已启动,预计将在8月开始进入组装流程,为新品上市铺路。

在平板电脑市场,苹果的表现相对温和。预计第三季度iPad产量将维持在1400万台左右,虽较前一季度略有下降,但整体仍处于合理区间。高校促销及季节性需求仍是推动销售的重要因素。


方案三: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呈现市场变化

根据最新的行业分析,苹果第三季度预计将交付约5000万部新机型,这一数字较第二季度的4650万台有所上升,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则略有下降。第二季度的销量虽然环比减少7%,但同比增长19%,显示出市场依然具备一定的增长潜力。

供应链方面,苹果的合作伙伴表现出色。台积电、鸿海等企业因稳定的生产能力获得机构看好,其中台积电被列为首选股,目标价定为1288元新台币。同时,iPhone 17系列的生产已经启动,预计将在8月开始组装,标志着新一代产品的正式到来。

在平板电脑市场,苹果的产量预计为1400万台,环比下降3%,同比减少10%。尽管如此,高校促销活动和季节性需求仍为现有产品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最终选择方案一:该版本以市场趋势为主线,结合数据与产业链动态,语言自然流畅,结构清晰,符合用户要求的“价值高、可读性强、完全原创”的标准。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核舟POST
    下一篇

感谢IT之家网友 顺势而为、Autumn_Dream 的线索投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