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行业,信息的保密与传播始终是一个敏感话题。近日,苹果公司针对一位知名博主 Jon Prosser 及其朋友 Michael Ramacciotti 提起法律诉讼,指控两人涉嫌非法获取并泄露未公开的商业机密。这起事件不仅引发业内关注,也再次将“技术泄密”这一问题推至公众视野。
Jon Prosser 在今年初曾发布一段视频,展示了当时尚未发布的 iOS 26 系统中相机应用的界面设计。随后,他在三月的一次播客中进一步曝光了信息应用的全新布局。到了四月,他更深入地分享了多个应用以及主屏幕的“液态玻璃”风格渲染图,这些内容最终几乎全部出现在正式发布的 iOS 26 中。
尽管部分细节与实际版本存在差异,但整体设计方向和视觉效果高度吻合。这种精准的提前曝光,让外界对信息来源产生了浓厚兴趣。
苹果公司表示,此次事件的核心涉及前员工 Ethan Lipnik。据称,Lipnik 持有一台用于开发的 iPhone,并将其带入工作环境。而 Jon Prosser 和 Ramacciotti 被指通过某种方式获取了该设备的访问权限。他们利用定位追踪技术,判断 Lipnik 何时会暂时离开设备,进而实施了非法访问。
苹果指出,Ramacciotti 通过 FaceTime 视频通话将设备展示给 Jon Prosser,并协助其进行录屏操作。这些视频被用于制作后续的爆料内容,其中包括 iOS 26 的关键界面设计。
苹果方面强调,Lipnik 的设备中包含大量未公开的内部数据,而目前尚不清楚 Jon 和 Ramacciotti 是否仍持有这些信息。为了保护自身利益,苹果已向法院提交诉状,要求禁止两人继续泄露机密,并寻求相应的经济赔偿。
Ethan Lipnik 因未能遵守公司关于开发设备和未发布软件的保密规定,已被苹果解雇。此外,苹果认为他在明知设备被非法访问的情况下,没有及时向公司报告。
面对指控,Jon Prosser 在社交平台上回应称,自己并未参与任何非法行为。他表示并不清楚信息的具体来源,并希望与苹果进行沟通以澄清事实。
此案仍在审理中,未来的结果可能对科技行业的信息管理、员工责任以及公众人物的行为边界产生深远影响。对于用户而言,了解这些背景有助于更理性地看待技术新闻背后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