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采访时,谈及了他对基础理论研究的看法。他认为,当一个国家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后,必须加大对基础理论的投入。这种研究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可能长达十几年甚至更久。
他强调,没有坚实的基础研究,技术发展就会缺乏根基。就像树木,即使枝叶繁茂,一旦遇到风雨,也难以站稳。购买国外产品之所以昂贵,正是因为这些国家在基础研究上投入巨大。因此,中国即便不进行基础研究,也需要为其他国家的研究成果买单,关键在于是否愿意将资金投入到自己的科研人员身上。
任正非还提到,科学的突破往往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比如爱因斯坦提出的光线弯曲理论,在提出后经过百年才被验证。类似地,上世纪四十年代,贵州农学家罗登义在艰苦条件下发现刺梨富含维生素C。当时社会条件有限,很少有人关注他的研究。直到几十年后,刺梨才被开发成高端饮品,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面对基础研究周期长、见效慢的问题,任正非表示,华为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其中,约600亿用于基础理论研究,这部分并不设定短期考核目标。而1200亿则用于产品开发,这部分资金的使用需要明确的成效评估。他指出,如果没有理论支撑,企业就难以实现真正的技术突破,也就无法与国际领先者竞争。
近年来,华为在研发投入上的表现备受关注。根据最新发布的全球研发投入排名,华为的研发投入位居世界前列,显示出其对技术创新的持续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