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曼称苹果将多管齐下应对“关税大考”:向供应商施压、自担成本、涨价等

图灵汇官网

苹果正面临一场全球供应链的挑战。新一轮关税政策即将落地,给这家科技巨头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从印度到越南,再到东南亚其他国家,关税幅度高达20%至46%,直接影响了苹果产品的制造和出口。

印度作为苹果产品的重要组装地之一,将面临26%的关税。而越南,作为AirPods、iPad、Apple Watch和Mac的主要生产国,税率高达46%。其他地区如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甚至爱尔兰,也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面对这些变化,苹果正在寻找应对之策。据行业分析师透露,苹果可能会采取多种方式来缓解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一方面,公司可能要求供应商降低零部件价格,以减轻整体负担。另一方面,苹果自身也可能承担部分额外费用,这将对原本约45%的硬件利润率造成一定影响。

对于消费者而言,最直接的担忧是iPhone的价格是否会因此上涨。过去几年中,苹果在多个市场因汇率波动、税收调整等因素已经上调过产品价格。如果此次调整再次发生,消费者或许会将其视为外部因素所致,而非单纯的涨价行为。

此外,苹果还可能加快供应链的多元化布局。虽然短期内无法将大量产能转移至美国,但未来可能会优先选择关税较低的国家进行生产。例如,印度或将成为更多iPhone的发货地。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关税,苹果已提前在美国储备了大量库存。这些货物在4月9日关税生效后仍可正常销售,从而延缓价格上涨的时间点。预计新的iPhone 17发布时,价格调整可能会随之而来。

尽管苹果CEO蒂姆·库克曾多次表达对美国市场的重视,并承诺未来四年投资5000亿美元,但目前仍未获得任何关税豁免。这意味着公司必须依靠内部策略来应对这一变化。

对于即将购买新iPhone的消费者来说,苹果可能会推出更多促销活动,比如以旧换新、分期付款等,来减轻潜在的价格上涨影响。此外,之前讨论过的硬件订阅服务也有可能被重新考虑。

截至目前,苹果尚未公开回应相关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公司正在密切关注这一局势,并积极制定应对方案。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前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