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台 M3 Ultra 苹果 Mac Studio 组成集群,闲置功耗仅 32W

图灵汇官网

苹果在芯片战略上的转变,不只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更是对产品生态深度掌控的体现。从英特尔转向自研的 M 系列芯片,苹果不仅提升了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协同效率,也摆脱了依赖第三方厂商所带来的性能瓶颈。

最近,一位开发者 Alex Ziskind 在自己的实验中展示了苹果设备在能效方面的惊人表现。他构建了一个由四台 Mac Studio 组成的集群系统,全部搭载 M3 Ultra 处理器。这些设备通过以太网连接到一个交换机,实现多任务并行处理。整个系统布局紧凑,运行时几乎没有噪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测试结果显示,当系统处于空闲状态时,四台 Mac Studio 的总功耗仅为 32 到 34 瓦之间。相比之下,所用的网络交换机在相同状态下消耗了 81 瓦电力,远超整个 Mac 集群的能耗。这一数据直观地展现了 M3 Ultra 在低功耗方面的优势。

在实际负载运行中,M3 Ultra 表现同样亮眼。比如在使用 HandBrake 进行视频转码时,单台 Mac Studio 的功耗仅为 77.3 瓦,比市场上主流的 x86 桌面处理器 Ryzen 9 7950X 低了 55%。后者虽然已是目前 x86 架构中功耗最低的型号,但依然达到了 172.6 瓦。而 M3 Ultra 不仅功耗低,性能还提升了 29%,在 Geekbench 6 多核测试中甚至超过了部分高能耗的桌面级处理器。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案例是,在 Mac Studio 上运行 DeepSeek R1 模型。这个模型拥有 6710 亿参数,占用 448GB 内存,但整体功耗仅为 200 瓦。相比之下,高端显卡如 RTX 4090 或 RTX 5090 的功耗通常超过 400 瓦,而一些高性能的英特尔 CPU 同样难以达到这样的能效水平。

Mac Studio 的设计也考虑到了静音需求。日常使用时几乎听不到风扇运转的声音,只有在处理高强度任务时才会略有声响。这种安静的运行体验,对于需要长时间稳定工作的用户来说是一个重要加分项。

无论是从能效、性能还是使用体验来看,M3 Ultra 都展现出了苹果在芯片设计上的深厚积累。对于那些正在寻找高效能、低功耗解决方案的开发者或企业用户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