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科技货运服务商G7宣布5年投放10万台智能挂车

图灵汇官网

物联网公司G7近日在上海发布消息,对其智能挂车产品“数字货舱”进行了功能升级。这次升级强化了AI测体积、载重监控以及冷机自动控制等功能,使传统卡车运输流程中的无线温感、远程操控、震动监测等15项物联网功能得以全面实现。

“数字货舱”是G7在2018年推出的智能挂车产品。此次更新不仅提高了运输环节的智能化程度,还显著增强了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

G7计划到2025年,通过融资租赁、分期付款等方式投放总计10万台“数字货舱”智能挂车。同时,结合全面升级的智能资产管理平台,G7希望协助物流车队提升资产管理效率达20%。

此举标志着G7正从单一的物联网智能设备提供商转型为涵盖硬件、软件和平台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商。智能装备业务只是G7众多业务的一部分,公司还涉足网络货运(结算)、安全保险等核心领域。截至目前,G7已连接超过180万辆重型卡车,服务于7万家货主和物流企业。

G7吸引了多家知名机构的投资,包括普洛斯、腾讯、道达尔、淡马锡、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厚朴投资、宽带资本、钟鼎资本等。其中,2018年10月完成的3.2亿美元融资刷新了全球物联网领域单轮融资金额的最高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G7支持物流公司和司机采用租赁而非购买的方式来使用这些智能挂车,这种模式在国内尚属新颖。

根据《2020中国挂车经营性租赁市场研究报告》,在全球范围内,挂车购买模式占比约为65%,融资租赁模式占比约19%,而经营性租赁模式占比为16%。而在国内,经营性租赁模式的占比仅为1.3%,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尽管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快递市场和快速发展的大型快递企业,但国内挂车市场依旧分散,中小企业、车队和个人司机数量众多。公路货运市场竞争激烈,尤其在疫情冲击下,中小型物流企业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

《报告》提到,与挂车融资租赁模式相比,经营性租赁模式初期投入成本低30%,灵活性更高,资产管理压力也更小。近年来,G7、东方驿站、中集集团旗下的挂车帮等挂车经营性租赁平台逐渐兴起。

截至现在,G7旗下的“数字货舱”累计交付7567台挂车,2019年前三季度在国内挂车租赁市场的份额达到58%,位列行业首位。

G7公司首席财务官张杰龙表示:“我们的智能装备业务核心在于借助技术手段助力资产管理,所以扩大资产规模尤为重要。”他透露,未来五年内,G7计划投入市场的10万台挂车仅占行业总量的1%。中国物流装备市场(含牵引车头和挂车)的存量规模约5万亿元,每年新增市场规模约1万亿元。

G7方面称,公司现已实现整体盈利,智能装备业务收入表现稳定。张杰龙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今年我们多次上调智能装备部门预算,预计年底的财务结果将优于预期。”

此外,G7积极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整合各方资源和技术,以优化自身能力。例如,2018年4月,G7与普洛斯、蔚来共同创立嬴彻科技,专注于研发智能挂车配套车头;2019年6月,G7与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合资成立天津吉红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专注于冷链车队资产管理。

从市场角度看,过去两年间,G7的“数字货舱”已累计为包括京东、顺丰、德邦、百世在内的1000多家物流企业提供了服务。现有客户多集中于快递、快运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正逐步拓展至冷链、大宗等更多细分领域。

G7首席执行官翟学魂在发布会上预测:“五年后,智能资产服务模式将成为主流趋势,G7及其他企业合计市场份额有望突破15%。”

本文来源: 互联网 文章作者: 李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