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在造车道路上的第八年遭遇挫折
近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苹果汽车原计划中的L5级自动驾驶汽车项目已经降级,新车发布时间也一再推迟,预计到2026年才能发布。
早些时候,苹果CEO库克曾对智能汽车项目抱有极大的雄心。2014年,库克批准了名为“泰坦”(Project Titan)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该项目旨在开发一款没有方向盘和踏板的颠覆性自动驾驶汽车,即通常所说的L5级无人驾驶汽车。
尽管该计划在行业内前所未见,但凭借苹果公司的市值、现金储备、技术人才储备以及专利等方面的优势,进军L5级自动驾驶显得颇具底气。此前,知名汽车技术专家Doug Newcomb指出,凭借近2.4万亿美元的市值和超过200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以及在自动驾驶、电力系统、车载系统等方面的多项专利,苹果有能力向传统汽车巨头发起挑战,甚至与特斯拉一较高下。
然而,面对这一宏大的无人驾驶愿景,苹果不得不在综合考量现有技术和行业现状后作出调整。据报道,“泰坦”项目目前处于不确定状态,自动驾驶系统不再具备颠覆性的特点,车辆将继续保留方向盘和踏板,仅支持高速公路场景下的全自动驾驶能力,这与奔驰L3级自动驾驶功能大致相当。
此外,苹果正在研发的车载计算系统“Denali”拥有相当于4颗苹果最高端Mac芯片的性能,目前已经接近量产阶段。不过,为了降低成本,苹果可能会在量产时采用性能稍弱的版本,从而降低车辆售价。苹果最初预计单车售价将超过1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3.7万元),现已调整为低于1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9.7万元),与国内销售的高合HiPhi X六座旗舰版和宝马iX xDrive40的价格相当。
尽管苹果官方并未对此事发表评论,但这一变化反映出苹果在攻克技术难关方面面临诸多挑战。近年来,无论是投资机构还是汽车制造商,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态度都发生了转变。例如,曾获得福特汽车和大众汽车投资的Argo AI公司因巨额亏损宣布停止运营,而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企业Mobileye的估值也大幅缩水。这表明投资者和车企开始重新审视自动驾驶技术的现实情况,认为其商业化进程可能比预期更为缓慢,因此调低了期望值。
L5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技术瓶颈主要体现在其无法完全替代人类驾驶所需的推理逻辑,尤其是在处理突发性强、概率极低的长尾场景时。例如,当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前方货车掉落的铁桶在道路上滚动的情况时,经验丰富的驾驶员能够迅速判断铁桶的运动轨迹并采取相应措施,而当前的自动驾驶系统则难以应对这种情况。事实上,生活中类似的突发状况层出不穷,如红绿灯故障、前方车辆爆胎、电动车突然侧翻、闯红灯的车辆、空中飞来的异物、山体滑坡等。这些场景往往不可预测,即便是经验丰富的驾驶员也无法完全避免。
因此,目前市面上能够实现并量产的L4级和L5级自动驾驶技术,通常只能在特定且相对简单的场景中发挥作用,如景区观光、港口泊车、矿山无人驾驶等。要实现苹果汽车设想中的无方向盘、无踏板的完全自动驾驶,不仅需要强大的算法支持,还需要智能交通系统的配合,包括车路协同和车车协同等。换句话说,这不是一家公司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
从某种程度上讲,库克为苹果汽车项目设定的L5级无人驾驶目标几乎无法实现,因此中途遭遇挫折是不可避免的。这对苹果来说并不丢脸,因为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家汽车制造商或自动驾驶公司真正实现了“无人驾驶”。另一方面,苹果调整目标将有助于推动新车尽快实现量产。有消息称,苹果汽车团队负责人凯文·林奇正致力于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和实用性,确保其能尽快进入市场。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苹果意识到求生比求胜更为重要,因此选择逐步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以务实的态度实现阶段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