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e车网讯:9月3日,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推出了我国新一代大运量全自动无人驾驶智慧列车——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首列车。这标志着我国城市轨道车辆在运量和智能化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
该项目是上海地铁全自动无人驾驶示范项目,共包含49列列车。
这款列车采用了全新设计理念,为8节A型车编组,全长185.6米,宽3米,车厢采用纵向座椅布局。司机室首次采用敞开设计,使传统的司机室空间与客室融为一体,显著增加了车辆的载客能力。相较于同为8节编组但座椅横向排列的传统车型,新车的定员载客量和最大超员载客量分别提高了18%和16%。与常规的6节编组A型车相比,定员和超员人数分别增加了33%以上。
上海14号线是我国首个从运营一开始就实现无人值守的全自动无人驾驶项目,列车按照国际最高标准EN 62290:2014中的GOA4等级设计。
新一代大运量全自动无人驾驶智慧地铁列车不仅实现了自动化运行,还具备了更高的智能化水平,同时具备“安全可靠、降本增效”的优势。
这款列车是浦镇公司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成果,也是上海和南京这两座长三角最具活力城市的最新合作产物。公司在安全性、智能化、可用性、节能环保、乘客体验和舒适性、全自动无人驾驶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实现了自我革新。
安全性升级
新一代大运量全自动无人驾驶智慧列车在设计初期就特别关注系统安全性。首次在国内引入独立第三方安全评价体系,对车辆系统设计的安全性和全自动驾驶各场景实施方案进行全面评估,进一步保障了车辆的整体安全性。
此外,列车配备了先进的检测装置,如弓网检测、障碍物检测、走行部和脱轨检测、轴箱检测等系统,确保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智能化升级
新一代大运量全自动无人驾驶智慧列车更加“聪明”。列车装备了新一代“列车健康管理系统”,通过遍布列车的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运行状态,对潜在问题进行自我诊断和修复,确保列车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列车运行时收集的数据会与地面大数据分析平台共享,通过实时或离线综合诊断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车辆故障,提高检修效率,增强车辆运营的可靠性,并降低总体运营维护成本。
可用性升级
新一代全自动无人驾驶智慧列车在高安全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高可用性。列车能够在轻微损伤时自行修复,重大故障时仍能继续运行,紧急情况也能有效应对。
列车的主要系统采用冗余设计,并配备了微断自复位装置,关键设备和控制系统中的电子元器件数量比普通地铁项目增加了一倍以上,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
节能环保升级
新一代大运量全自动无人驾驶智慧列车在节能环保方面也进行了革新。新车采用了全焊接铝合金轻量化结构,各系统设备重量经过精细化设计,每节车平均减轻1吨,整列车减轻8吨。按49列车车队计算,车身减重每年可节省约200万kWh的电力消耗,大幅降低了能源消耗。
此外,新一代列车使用了无级恒照度调光控制LED照明和最新一代变频空调,进一步降低了能耗,体现了技术创新带来的优势。
乘客体验和舒适性升级
浦镇公司新一代大运量全自动无人驾驶智慧列车更加注重乘客体验和舒适性。在设计初期就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车厢内的空调出风口采用中部和侧部相结合的复合出风设计,改善了车厢内冷热不均的问题,提高了乘客舒适度。
列车照明采用“四季+全天候变光设计”,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自动调节色温和照明亮度,同时连通车厢与原司机室区域,采用简约阴暗的内饰设计,提升了车厢的整体通透感,给乘客带来更好的视觉享受,显著提升了乘车体验和舒适性。
此外,列车设置了USB充电插座,进一步提升了人性化服务。
全自动无人驾驶升级
新一代大运量全自动无人驾驶智慧列车实现了高度的智能化。列车突破了传统设计,在自动唤醒/休眠、自检、自动出入停车场、自动清洗、自动正线运行、自动停车、开关门控制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列车车门对位隔离、跳跃停车、远程控制、微断复位等功能,实现了从运营伊始即进入无人值守的全自动驾驶模式,真正实现了“自主出、自主跑、自主回”的目标,推动了新一代大运量全自动无人驾驶智慧列车的发展。
新一代大运量全自动无人驾驶智慧列车的推出进一步巩固了浦镇公司在城市轨道交通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对推动国内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