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挖掘潜力用户,这个方法总结得真好

图灵汇官网

如何识别潜在客户:一份全面指南

在日常工作当中,许多人都面临如何识别潜在客户的难题。究竟什么是潜在客户?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来找到他们?这些问题常常让人困惑不已。通常情况下,数据分析人员辛辛苦苦完成的数据分析报告,却往往得不到业务团队的认可:“这些信息我们早就知道了,你提供的数据有什么实际意义?”

一、常见的操作方法

假设你在一个互联网广告平台上工作,主要客户是B端企业。你需要找到潜在客户,那么应该如何进行分析呢?

由于这是一个面向B端企业的业务,与面向C端的业务有所不同。B端企业有明确的行业分类(如汽车、美容、快消、游戏等),并且它们的经营规模也各不相同(可以通过企业员工数量、财务报表和行业报告等途径获得)。因此,如果你提前了解这些信息,就可以对客户进行标签化处理,从而实现行业和规模的分类。

一些人拿到题目后,可能会立即进行交叉分析。他们会将行业和企业规模作为分类维度,然后根据用户的广告投放金额进行交叉对比。例如,他们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某个行业内的企业广告投放较多,因此这些企业是潜在客户。然而,这样的分析方法往往会遭到业务团队的质疑:

  • “这些信息我们早就知道了。”
  • “既然这些企业是潜在客户,为什么我们之前没有发现?”

二、难点所在

问题的核心在于,“潜力”这个概念在业务中应该如何定义。数据能够告诉你: - 客户所在的行业和规模 - 客户过去的广告投放金额 - 客户过去的广告投放形式

但这些信息只是现状的描述,无法成为判断“潜力”的标准。如果仅仅停留在现状描述而缺乏明确的标准,那么就会产生疑问和困惑。

三、区分不同的场景

对于广告业务而言,有三个关键因素决定着客户是否会持续投放广告:

  1. 行业属性:有些行业对广告的需求是长期且刚性的(如游戏、美妆、服装等),而有些行业则具有季节性广告需求(如房地产、汽车、耐用消费品等)。

  2. 客户对平台的熟悉程度:不同的广告平台有不同的玩法,客户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3. 客户在平台上的收益情况:如果广告投放有效果,客户自然会增加投入;反之,则会减少投入。

因此,在分析时需要根据以下维度对客户进行分类,以便后续的识别工作:

  1. 客户行业分类(如行业名称)
  2. 客户规模(如员工数量、行业排名、营业额)
  3. 客户生命周期(如初入期、尝试期、高峰期、衰退期、流失期)
  4. 客户过往投放效果(如投放回报率:好、中、差)
  5. 客户价值分层(如销售贡献:高、中、低)

此外,对于B端业务,客户流失的原因不仅仅局限于平台本身的问题,还可能与客户自身的行业或企业状况有关。例如,某些行业的整体衰退或企业自身的经营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难以通过数据采集来解决。

对于B端业务,业务团队有更多的机会与客户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因此可以采用标杆分析法,找出成功的案例和标杆客户,从而更好地跟进潜在客户,并回答业务团队常问的问题:“为什么你说它是潜在客户,但它没有表现出潜力?”答案可能是:“你可能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

四、定义潜在客户

根据客户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来识别潜在客户:

  1. 初入期:在初入期,分析的主要目标是激活新用户,促使他们首次充值或投放广告。由于初入期客户缺乏历史投放数据,只能根据行业和规模等基本信息进行分类,同时对现有高价值用户进行画像分析,找出具有类似特征的客户。

  2. 尝试期:在尝试期,部分用户已经开始展现不同的投放效果。这时应重点关注那些有可能成为高价值客户的用户,而不是试图说服那些投放效果不佳的用户。

  3. 高峰期:在高峰期,客户要么有充足的预算,要么已经在之前的投放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这时可以采取交叉销售策略,推荐新的广告产品,或者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从而提升客单价。

  4. 衰退期:在衰退期,首先需要区分客户的衰退原因。如果是周期性波动或行业性问题,可能很难挽回;如果是企业内部问题,则需要更多的沟通和培训。对于高价值客户,可以优先考虑挽回措施。

  5. 流失期:在流失期,首先要区分流失的原因。对于曾经的高价值客户,可以尝试在行业回暖或出现新的成功案例时,重新吸引他们回归。

五、总结

通过对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客户进行分类,可以初步定义潜在客户。但并非所有的潜在客户都需要一次性全部推送出去,因为不同阶段业务的重点可能不同。例如,如果当前业务重点是拉新,那么可以重点关注初入期和尝试期的潜在客户;如果重点是提升生产力,则可以关注高峰期和衰退期的客户。

最后,如果业务团队已经有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希望数据能够找出符合该方案的客户,那么“潜力”这个概念就已经非常明确了,剩下的只是匹配问题。这需要进一步的详细分析和实施。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