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数据分析的案例,网上经常提到啤酒与尿布的故事,但很少有人关注数据挖掘的实际应用。这里我分享两个真实的数据挖掘案例,希望可以展示数据挖掘的强大效果。
2019年春节期间,有四部热门电影:《疯狂外星人》、《流浪地球》、《飞驰人生》和《新喜剧之王》。我们的团队在电影上映前一周就预测了它们的票房情况:
截至2月12日上午9点,我们回顾了首周票房的实际结果:
除了《流浪地球》意外地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一结果连我们的算法也没有预料到),其他几部电影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高度一致!
那么,我们是如何使用数据挖掘来预测电影票房的呢?以下是具体步骤:
我们从多个渠道获取了电影票房、质量和属性等数据,如下图所示:
首先,我们使用FineBI的智能时序预测功能预测了2019年春节档首周总票房为76亿元。接着,我们结合历史数据中的导演、演员、电影类型等信息,通过加权算法计算出各电影的票房占比。
我们还考虑了百度指数、微信指数等数据,这些数据与电影票房呈正相关关系。结合这些数据,我们进一步优化了预测结果,最终误差仅为0.365%。
衣架服饰是一家大型品牌服装公司,每年在全国开设许多门店。传统选址方法成本高且效率低下,因此他们希望通过数据挖掘来优化选址。
首先,我们对衣架服饰现有的店铺数据进行了整理和预处理,包括删除异常值、填补缺失值等操作。
接下来,我们构建了包含80多个特征的模型,经过筛选后,最终保留了40多个特征。我们选择了随机森林作为预测模型,因为其准确率高且与业务需求契合。
在模型优化阶段,我们根据业务需求不断调整特征工程和数据清洗,以提高预测准确性。
我们使用模型预测了一个新店铺一年内的销售额,预测结果如下:
我们将预测结果与实际销售额进行对比,发现算法预测的月平均误差仅为1.478万元,远低于人为预测的8.08万元,预测精度最高达到了99.7%。
这些数据挖掘案例充分展示了数据分析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