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刘光毅:6G网络三层四面 至简、柔性、安全内生

图灵汇官网

移动通信巨头中国移动:探索6G网络的未来蓝图

6月17日至21日,中国移动在“创新2020云上科技周”系列活动上,以“共赢、合作、开放、创新”为主题,面向全球展示了其在6G网络领域的前瞻布局。在此次活动中,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专家、6G项目总监刘光毅博士揭示了6G无线网络架构变革的三大驱动力——现网挑战、新业务需求和新技术发展趋势。他深入探讨了6G网络的未来技术特征,如按需服务、至简、柔性、智慧内生、安全内生和数字孪生,并提出了“3层+4面”的6G网络逻辑架构。

三大驱动因素推动6G网络变革

  • 新业务与需求驱动:随着数字孪生世界的诞生,6G网络将满足更高用户体验、更低业务时延、更高数据速率和更多用户服务的需求,同时支持空天地海一体化覆盖。

  • 现网挑战与改进:通过5G网络的大规模部署,中国移动发现了一系列挑战,包括高能耗、高成本和低运维效率的问题。这促使他们思考如何在未来的6G网络中解决这些问题,以实现更高效、低成本的网络架构。

  • 技术进步驱动:云计算、大数据和AI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6G网络提供了更强的计算能力、更先进的功能和架构理念,以及更高效的软硬件解决方案,从而推动网络架构向更高效、低成本的方向演进。

6G网络的六大特征与架构

  • 按需服务:6G网络将提供高度个性化的服务,适应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需要。
  • 至简网络:融合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将实现高效数据传输、鲁棒信令控制,提供精准服务,降低能耗和规模冗余。
  • 柔性网络:端到端的微服务化网络,以用户为中心,实现资源去中心化管理,提升网络能量效率,促进自动化和智能化。
  • 智慧内生:利用AI技术提升网络运维效率,实现智能交互、分布式资源协同,实施更快的智能决策。
  • 数字孪生:实时监控网络元素,预测和预防故障,加速新功能的验证和引入。
  • 安全内生:AI驱动实现信息智能共识、攻击主动防御,网络自我免疫和进化,确保边缘、终端、云端的协同。

6G网络的未来趋势

  • 引入数字孪生,实现全面的实时监控和故障预判。
  • 实现数据和资源协同管理,提升网络效率。
  • 端到端微服务化设计,增强网络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 智简协议栈,优化网络通信流程。
  • 信令与数据进一步分离,提高网络处理效率。

网络架构的演变

回顾移动通信的历史,从3G时代的三层架构、4G时代的全IP架构到5G时代引入的IT及大数据技术,网络架构不断优化与升级。展望未来,6G网络将由“3层+4面”构成,包括资源层、功能层和服务层,以及数据收集面、智能面、共享与协作面和安全面,以实现深度集成的DICT能力。


请注意,上述内容已根据要求进行了大幅度改写,以确保与原文章在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上有明显区别,同时保留了关键信息点。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科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