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民众共同经历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在此期间,中国的游戏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表现突出,积极响应地方政府号召,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他们通过捐款捐物、及时复工复产、开发抗疫主题游戏等多种形式,为社会贡献力量。
根据《2020年游戏产业报告》的数据,2020年中国游戏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达到2786.87亿元,相比2019年增加了478.1亿元,同比增长20.71%,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移动游戏市场的实际营销收入为2096.76亿元,同比增长32.61%,增幅显著。
随着游戏市场的不断发展,针对游戏行业的监管政策日益严格,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更新。这使得游戏行业的法律问题愈发复杂,诉讼案件数量逐年增加,合规风险也随之上升。本文将通过分析游戏行业诉讼案件的大数据,为游戏企业的合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和建议。
2020年,受疫情影响,游戏相关的诉讼案件数量有所下降,但案件类型更加多样化。民事案件仍占主导地位,占比64%,刑事案件占比34%。民事案件中,侵权案件数量下降明显,其中商标侵权案件降幅最大,达到73%。与此同时,由于疫情期间部分游戏公司裁员,导致劳资纠纷和运营纠纷案件数量有所上升,特别是劳资纠纷案件上升了175%,运营纠纷案件上升了8%。
在游戏类型方面,2020年的案件类型更为多样,除了常见的侵权案件和合同纠纷外,电子游戏直播纠纷、未成年人充值退款纠纷、游戏广告投放纠纷等案件的比例也较高。
民事案件中,合同纠纷成为主要类型,占比达到39%。这类纠纷主要包括研发、运营、推广等方面的合同纠纷,主要原因是拖欠分成费用、推广服务费和研发费用。此外,推广纠纷引发的诉讼案件数量显著增加,成为2020年的一个重要现象。
侵权案件数量虽然有所减少,但赔偿金额依然较高。例如,网易诉多益网络《神武》抄袭《梦幻西游》案件,多益网络被判赔偿1000万元。杭州网易雷火科技有限公司诉广州思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四三九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最终法院裁定《仙语》游戏侵犯《梦幻西游》著作权,思锋公司和四三九九公司需赔偿1500万元。
游戏上下游产业的纠纷数量也在增加,游戏产业链逐渐形成。游戏直播纠纷数量大幅上升,占据游戏纠纷总数的19%。这些纠纷主要集中在浙江、湖北、广东等地,尤其是浙江处理了37%的直播纠纷,湖北处理了16%。
2020年,北上广浙地区的法院处理的游戏案件占比达到67%。其中,上海法院处理的案件最多,占比近22%,其次是浙江法院,占比21%。由于疫情影响,北京、深圳、武汉等地的案件数量有所减少,但长三角地区处理的案件比例却逆市上升,达到43%。
劳资纠纷案件数量有所增加,特别是在上海、浙江、广东等地更为常见。尽管这些案件的撤诉和和解率较高,但受疫情影响,这类案件的数量同比上升了150%。
在刑事案件方面,涉及棋牌游戏赌博的案件数量最高。2020年,网络赌博案件公开的判决高达2800多例,其中棋牌游戏平台成为主要涉案对象。此外,《英雄联盟》维权案件中,外挂案件数量最多。个人信息保护也是2020年刑事保护的重点领域,侵犯用户个人信息的刑事案件占比达到14%,数量和比例都有所上升。
最后,为了有效防范游戏开发和运营过程中的风险,企业需要加强对合同条款的审核,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并密切关注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