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护园 量质双提升

图灵汇官网

5月21日,开阳县禾丰乡马头村的5000亩云山茶海再次迎来了丰收的希望。作为贵州青蓝紫富硒茶业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杨昌愉在监控室查看了茶叶的生长情况后,满意地走出房间。

“基地的茶叶长势良好,环境信息也在监控屏幕上清晰显示。今天的数据表明茶场一切正常。”杨昌愉自豪地说。

这种自信来源于云山茶海所采用的大数据智慧农业环境监测系统。杨昌愉习惯性地走进了茶场,向我们展示了这个系统的独特之处。在茶树间矗立着的高杆上,安装着摄像头和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茶叶的生长情况以及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气压、降雨量和光照等。

云山茶海不仅是开阳清龙十里画廊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融合了品茗、休闲、娱乐和餐饮等多种功能。通过“公司+农户”模式以及茶园地块的“承包返租”和“茶园租赁”等方式,它已经带动了周边1500多户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然而,茶叶的生长状况始终是杨昌愉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在雨季,茶树容易因积水而受损。为了应对这一问题,茶园于2019年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引入了智慧农业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为茶场的不同农时提供精准指导,并为农户提供个性化的农技支持和远程专家咨询。

例如,在雨季来临之前,通过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可以提前开挖排水沟,有效预防茶树病虫害的发生。“智慧农业环境监测系统不仅可以监控种植基地的情况,还可以管理生产包装、电子存档、库存、运输、销售和追溯等多个环节。”杨昌愉补充道。

得益于大数据的支持,云山茶海的茶叶质量和产量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今年,茶产量预计达到1万公斤,全年总产量可达70吨。

云山茶海只是开阳县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例子。目前,开阳县正积极推广“大数据+农业”的模式,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智能化,使茶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助力农民增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老陈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