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三言财经报道了深度学习框架在推动AI应用大规模落地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对科技安全的决定性意义。深度学习框架作为AI技术体系的核心组件之一,扮演着连接芯片与应用的“腰部”角色,其重要性堪比人工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
在百度AI开放日《AI呀,我去7第五期》活动中,百度AI技术生态总经理马艳军博士深入剖析了深度学习框架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国自研深度学习框架的发展成就及未来趋势。他强调,深度学习框架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重要性不亚于芯片,已被纳入“十四五”规划的重点支持领域。
面对深度学习框架开发的高门槛和生态建设的挑战,中国企业正积极掌握主动权。截至2021年12月,百度“飞桨”深度学习平台打破了谷歌、Facebook在中国市场的垄断,成为综合市场份额第一的深度学习平台。这一成果为中国开发者和使用者提供了自主选择,同时也促进了本土AI生态的建设。
中国自研深度学习框架在国际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还需解决三大关键问题:技术创新、应用体验和生态规模。技术创新方面,我国在底层技术人才储备上仍有提升空间;应用体验层面,复杂的产业体系和紧迫的转型需求促使低门槛、易于操作的开发平台成为必要;构建生态则需要长期投资和持续迭代,以满足开发者需求。
百度“飞桨”作为代表,通过深入实际应用场景,降低了AI技术的应用门槛,与国内外多家芯片厂商深度合作,形成了软硬件协同的优势。其成功在于既能满足中国产业的独特需求,又能提供简单易用的开发环境,助力企业在智能化转型中实现高性能开发、大规模训练和灵活部署。
中国深度学习框架的生态布局正在千行百业开花结果,如在智慧交通领域,通过AI技术的引入,实现了对轨道缺陷的智能判断,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更广泛的产业应用和生态建设,未来中国深度学习框架的应用场景将更加丰富,成本和门槛将进一步降低,与更多前沿产业进行融合创新。
面对适配部署复杂和应用开发难度,构建自主可控的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仍然充满挑战,但中国深度学习框架的发展已得到国家和企业的战略支持,预示着开启下一个AI时代的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化,深度学习框架将决定未来五年AI技术格局和产业水平,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