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观察】Tech Republic网站12月23日披露,众多科研人员正通过创新技术助力野生动物及生态环境保护。例如,他们利用面部识别技术追踪加拿大西部的熊,借助深度学习预测美国的森林火灾。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则在探索AI、无人机、热成像与机器学习等工具,旨在保护濒危物种——考拉。
考拉正面临多重生存威胁,如非法剥皮交易、栖息地破坏,加之气候变化加剧了其生存压力。据估算,2019年至2020年间,超过5000只考拉因澳大利亚森林大火丧生。新南威尔士州立法机构指出,若无有效保护措施,本世纪中叶考拉恐在该州灭绝。
昆士兰理工大学生态学副教授格兰特·汉密尔顿领导的项目团队致力于解决这一难题。他指出,考拉作为澳大利亚的象征,全球独有,但对其数量的精确统计却极为困难,因为它们难以被发现。为提升计数精度与效率,汉密尔顿及其团队研发了一套结合无人机、热成像与AI的技术方案。
然而,由于考拉通常栖息在复杂环境中,而非树顶,这给技术应用带来了挑战。起初,团队在识别热图像中的考拉时遇到了误报问题,算法将袋鼠、人类乃至热源误判为考拉。此外,缺乏高质量的考拉图像数据库阻碍了算法的训练。尽管如此,通过优化算法,团队最终只需少量样本就能实现高效且准确的考拉识别,其速度更是远超人工计数。
展望未来,汉密尔顿团队正致力于实现实时数据分析与多物种检测,使算法能够识别多种动物,而非仅限于特定物种,进一步提升保护工作的效能与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