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明辉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于5月30日抵达北京,展开他自2020年以来的首次中国大陆访问。此行,马斯克表达了在华建立一座超级工厂的意愿,旨在生产特斯拉的超大型商用储能产品Megapack。这一消息在行业内激起了热烈讨论。
据业内专家分析,Megapack储能产品的推出,是马斯克在今年3月1日公布的宏图计划3的延续,同时也是其能源战略的关键部分。马斯克提出了一套基于“光伏+风电+储能+氢能+热泵”的全面能源解决方案,旨在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与高效转化。
在“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中国的能源转型战略日益凸显。光伏、风电等新兴电力设施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增长,正引领中国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速向绿色能源过渡。随着商业闭环的逐步实现,马斯克的宏大愿景有望在中国市场得到更加具体的实践。
在能源行业,一次看似不起眼的并购案揭示了行业深层的变化。6月12日,中国充电服务巨头能链智电宣布收购了香港光电89.99%的股权,这笔价值约610万美元的交易虽小,却可能预示着能源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
香港光电专注于屋顶光伏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其业务涵盖了超过600个工程项目的累计25兆瓦的分布式太阳能项目,特别是在香港地区的住宅及商业屋顶太阳能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能链智电则主要提供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其庞大的充电网络覆盖了中国内地及香港的多个城市。
这次收购背后的动机并不简单。香港光电在屋顶光伏业务中,意外地获得了充电桩订单。这使得其业务范围得以扩展,与能链智电的充电桩运营经验形成了互补。根据预测,香港光电的光伏业务收入将显著增长,社区充电桩运营收入也将实现快速增长,从而带动其总收入从2022年的2200万港元增长至2026年的10亿港元。
香港的能源改革进程更为深入,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高达63.22%,但其电力系统基础设施相对匮乏,公共充电桩数量有限,远低于内地平均水平。这为能链智电提供了实验商业模式闭环的绝佳机会。通过在香港的实践,能链智电可以积累宝贵的光储充一体化运营经验,进而将其应用到内地市场。
特斯拉的案例展示了光储充一体化的完整能源闭环是如何形成的。特斯拉通过收购SolarCity,实现了从光伏发电、储能到电动汽车充电的垂直整合,成功打造了一个可持续能源集团。
在国内市场,宁德时代等龙头公司也正积极布局光储充一体化。宁德时代发布了全球首个零辅源光储融合解决方案,同时推出了采用全直流微网技术的标准化智能超充站。政策的利好也为这一趋势提供了支持,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指导意见强调了光储充实时联动、源网荷储一体化的重要性。
能链智电在短短半年内,通过一系列投资和并购,迅速补强了其产业链。从提供充电站建设和充电服务,到整合光伏、储能、充电和虚拟电厂等业务,能链智电正从充电服务提供商转变为能源生产者,其业务版图正在逐步扩大。
在中国新能源的宏图计划中,发电并非终极目标,而是要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储能技术与虚拟电厂的结合,原本难以利用的“垃圾电”被有效转化为可用资源。这不仅推动了储能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还促进了充电桩业务的盈利模式创新。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能源行业的供需平衡将进一步优化,为能链智电这样的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通过深度参与能源产业链,能链智电有望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抓住时代红利,实现自身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双赢。